48.声乐
课程背景介绍
声乐是音乐表演艺术中的歌唱表现艺术。它以科学的发声为基础,以动听的歌声来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声乐教学是歌声、音乐、文学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活动,与人文、科学、技术等相关内容相互融合渗透。以艺术审美为核心的声乐教学,声情并茂,以情促声,以声传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声乐教学有助于老年学员更好地认识与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认识世界各国音乐文化,提高艺术情感、艺术思维和整体素养。
一、课程性质、对象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非学历文化休闲教育体系生活与体闲系列中的休闲技艺类课程,是声乐主干课,是训练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课程。
总教学时数: 6学年,共12学期。每学期16周,每周2课时,共384课时。
(二)课程对象
具有一定文化知识,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嗓音条件且热爱歌唱艺术的老年人。
声乐基础:有一定嗓音条件且热爱声乐表演艺术。
声乐中级: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及初级程度的声乐作品。
声乐高级:有一定的独唱与视唱作品能力,掌握中级程度的中外声乐作品。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员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技能技巧,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舞台演唱和理论实践知识,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陶治高尚情操,培养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程基本目标
第一,培养学员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做到音准、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对声音有一定分辨能力。
第二,提升学员正确表现歌曲的能力。对歌唱的把握准确,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第三,培养学员对音乐和演唱的兴趣。
第四,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多提供演唱机会让学员锻炼,提高学员独立演唱能力。
第五,掌握一定演唱技能,达到一定的演唱水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
第一单元:声乐基础
第一学期
⊙视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1.能唱准do、re、mi、fa、sol、Ja、si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加高音点或低音点音级的音高;
2.掌握常用的节奏型
3.每课按学习进度练唱十条左右练习曲;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讲解音乐知识。
声乐基础班的基本要求:
1.音、音名、唱名;
2.单纯音符、附点音符、体止符;
3.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单拍子、复拍子;
4.反复记号、反复跳跃记号、DC、DS:
5.常用记号;
6.视唱由x-,x,xx,xxxx,xxx,xxx等节奏及x・x,x・x,xxx,xx・等节奏构成的旋律;
7.视唱带xo,ox,oxx,oxx等节奏构成的旋律
8.听辨二拍子和三拍子的音乐;
9.听辨模唱三个以上的包含大小二度、三度、纯五度、纯四度进行的音;
10.模唱并逐步做到听记四至八小节的旋律
⊙歌唱技能
1.掌握歌唱的正确姿势;
2.掌握呼吸、哼鸣、跳音、连音的歌唱技巧;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然地、完整地唱歌。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西风的话》、《夕阳红》、《月之故乡》、《大海啊故乡》、《江山》、《渔光曲》、《花非花》、《在那遥远的地方》、《送别》、《牧羊姑娘》、《映山红》、《三十里铺》、《同一首歌》、《小河淌水》、《渔光曲》《绣荷包》《思乡曲》、《长城谣》
外国作品:《红河谷》、《我亲爱的》、《在我的心里》、《尼娜》、《樱花》(日)、《星星索》、《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纺织姑娘》、《当我们还年轻》、《雪绒花》、《宝贝》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二学期
⊙视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1.能唱准do、re、mi、fa、sol、la、si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加高音点或低音点音级的音高;
2.掌握常用的节奏型;
3.每课按学习进度练唱十条左右练习曲;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
⊙歌唱技能
1.熟练跳音、连音的演唱技巧;
2.五个基本母音的圆润连贯的衔接。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长城谣》、《祝福祖国》、《我和我的祖国》、《难忘今宵》、《曲蔓地》、《梧桐树》、《红豆词》、《月之故乡》、《沂蒙山小调》、《大海啊故乡》、《驼铃》、《友谊地久天长》、《牧歌》、《儿行千里》、《茉莉花》、《鼓浪屿之波》《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梅花引》、《共筑中国梦》、《绒花》、《春之歌》。
外国作品:《绿树成荫》、《念故乡》、《爱情的喜悦》、《雪绒花》(美)、《悲叹小夜曲》、《喀秋莎》、《鲟鱼》、《红莓花儿开》、《三套车》。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三学期
⊙視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每课按学习进度练唱十条左右练习曲;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
⊙歌唱技能
1.正确地咬字、吐字
2.中声区自然而流畅。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红豆词》、《小河淌水》、《儿行千里》、《我爱你塞北的雪》、《父亲》、《黄水谣》、《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鼓浪屿之波》、《当那一天来临》、《难忘今宵》、《我和你》、《江山》、《祝福祖国》、《相逢是首歌》、《珠穆朗玛》《共和国之恋》、《高高太子山》、《大海啊,故乡》、《阿拉木汗》、《踏雪寻梅》、《真诚的美丽》、《我的牵挂你懂》。
外国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慕春》、《野玫瑰》、《摇篮曲》(莫扎特)、《摇篮曲》(舒伯特)、《铃儿响叮当》《照镜子》、《小路》、《美丽的梦神》、《星星索》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四学期
⊙视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每课按学习进度练唱十条左右练习曲;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
⊙歌唱技能
1.要求学员具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逐步培养其良好的歌唱习惯;
2.指导学员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3.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低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音自然流畅;
4.加强歌唱的听觉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使学员逐渐具有辨别发声正误的能
力,能比较科学地开展声乐学习。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燕子》、《乡音乡情》、《不忘初心》、《玛依拉》、《眷恋》、《嘎哦丽泰》、《乌苏里航歌》、《相逢是首歌》、《当那一天来临》、《真的好想你》、《永远是朋友》、《飞吧鸽子》、《草原之夜》、《鸿雁》、《在银色月光下》、《明月千里》、《长江之歌》、《嘎尔丽泰》、《婚誓》《深深的海洋》、《嘎达梅林》、《母亲》、《多情的土地》
外国作品:《小夜曲》(舒伯特)、《桑塔露卞亚》、《紫罗兰》、《致音乐》、《友谊地久天长》、《深深的海洋》、《美丽梦神》、《含苞欲放的花》、《山楂树》、《海港之夜》、《母亲教我的歌》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二单元:声乐中级
第一学期
⊙视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声音提高班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弱起小节,3/8、68拍及变拍子的含义及其强弱规律。
⊙歌唱技能
1.歌唱时呼吸要平稳,逐步做到呼吸自然而又控制地歌唱;
2.学习用缓、急不同的呼吸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
3.在唱好中声区的基础上,逐步扩展音域,做到唱高音不喊叫、唱低音不压喉;
4.能正确发出母音与轴音,正确地咬字、吐字;
5.能用不同的速度与力度来表现歌曲;
6.进行二声部发声练习,唱好二声部合唱,逐步做到声部间的协调与均衡。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祖国,慈祥的母亲》、《今夜无眠》、《玫瑰三愿》、《多情的土地》、《大运河》、《大森林的早晨》、《我住长江头》、《二月里见罢到如今》、《嘎达梅林》、《在那遥远的地方》、《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明月千里》、《龙文》、《中国的月亮》、《祖国我的最爱》、《大森林的早晨》、《赶圩归来阿哩哩》、《亲亲茉莉花》、《感恩》、《卓玛》、《送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外国作品:《三套车》、《母亲教我的歌》、《母亲教我的歌》、《我亲爱的爸爸》、、《乘着那歌声的翅膀》、《美丽的梦神》、《卡林卡》、《剪羊毛》、《红梅花儿开》、《含苞欲放的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二学期
⊙視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声音提高班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切分音、三连音,半音与全音,音程与大小三和弦。
⊙歌唱技能
1.歌唱时呼吸要平稳,逐步做到呼吸自然而又控制地歌唱;
2.学习用缓、急不同的呼吸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
3.在唱好中声区的基础上,逐步扩展音域,做到唱高音不喊叫、唱低音不压喉;
4.能正确发出母音与辅音,正确地咬字、吐字;
5.能用不同的速度与力度来表现歌曲;
6.进行二声部发声练习,唱好二声部合唱,逐步做到声部间的协调与均衡。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我像雪花天上来》、《帕未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两地曲》、《我的祖国妈妈》、《精忠报国》、《百灵鸟,你这美好的歌手》、《乡音乡情》、《绣荷包》、《北大荒人的歌》、《小白杨》、《美丽的心情》、《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贝加尔湖畔》、《祖国我的最爱》、《大森林的早晨》、《赶圩归来阿哩哩》、《亲亲茉莉花》、《感恩》、《卓玛》《燕子》、《嘎哦丽》、《英雄赞歌》
外国作品:《圣母颂》、《伦敦德里小调》、《伏尔加船夫曲》、《黎明》、《星星索》、《印尼》、《乘着歌声的翅膀》、《奇妙恩典》《剪羊毛》、《红梅花儿开》、《共青团员之歌》、《喀秋莎》、《重归苏莲托》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三学期
⊙视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声音提高班需要掌握以下
知识点:大小调与中国五声民族调式,平衡调与关系调,歌曲基本结构(乐句、乐段、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
⊙歌唱技能
1.歌唱时呼吸要平稳,逐步做到呼吸自然而又控制地歌唱;
2.学习用缓、急不同的呼吸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
3.在唱好中声区的基础上,逐步扩展音域,做到唱高音不叫、唱低音不压喉;
4.能正确发出母音与辅音,正确地咬字、吐字;
5.能用不同的速度与力度来表现歌曲
6.进行二声部发声练习,唱好二声部合唱,逐步做到声部间的协调与均衡。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大森林的早晨》、《古老的歌》、《在银色的月光下》、《我爱你,中华》、《母亲》、《松花江上》、《多情的土地》、《远情》、《苦乐年华》、《鸿雁》、《月之故乡》、《父亲》、《爱情湖》、《燕子》、《草原之夜》、《燕子》、《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卓玛》、《离家的时候》、《在银色的月光下》、《桥》、《小河淌水》
外国作品:《雪绒花》、《小路》、《我听到美好的歌声》、《绿树成荫》、《夏天最后一朵玫瑰》、《你含苞欲放的花》、《海港之夜》、《星星索》、《邮递马车》、《桑塔.露琪亚》、《我亲爱的》。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四学期
⊙视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声音提高班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视唱由xxx,xxx,xxx,x,xxxx,xxxxx等节奏构成的旋律;视唱由(3/8)x・,xx,xxx,x·xx等节奏构成的旋律;听记由已学过的节奏构成的四至八小节旋律;听辨、模唱大小三、六度、纯四、纯五度的和声音程;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及著名音乐家的生平及代表作。
⊙歌唱技能
1.歌唱时呼吸要平稳,逐步做到呼吸自然而又控制地歌唱;
2.学习用缓、急不同的呼吸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
3.在唱好中声区的基础上,逐步扩展音域,做到唱高音不喊叫、唱低音不压喉;
4.能正确发出母音与辅音,正确地咬字和吐字;
5.能用不同的速度与力度来表现歌曲;
6.进行二声部发声练习,唱好二声部合唱,逐步做到声部间的协调与均衡。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教我如何不想他》、《嘎俄丽泰》、《啊,中国的土地》、《在那遥远的地方》、《二月里见罢到如今》、《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我爱你中国》、《珠穆朗玛》、《怀念战友》、《燕子》、《送我一支玫瑰花》、《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在银色月光下》、《祖国我慈祥的母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祖国万岁》、《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乡音乡情》、《母亲是中华》、《我和我的祖国》、《长江之歌》、《松花江上》
外国作品:《喀秋莎》、《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索尔维格之歌》、《像天使一样美丽》、《北国之春》(日)、《当我们还年轻》、《我亲爱的爸爸》、《小路》、《阿里郎》、《鳟鱼》、《绿树成荫》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三单元:声乐高级
第一学期
⊙视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
⊙歌唱技能
1.讲述声乐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上能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
2.吐字清晰,在演唱中基本做到字正腔圆;
3.在现固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要求女声达到十二度左右,男声十一度左右;
4.发生要求连贯、流畅、圆润,在歌唱中基本做到发声时声音具有连贯性。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我心属于军旗》、《醉乡》、《一抹夕阳》、《太阳的儿子》、《母爱》、《山中》、《古老的歌》、《跟你走》、《祝福祖国》、《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玛依拉》、《静夜思》、《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那就是我》、《五星红旗》、《红豆词》、《江山》、《爱情湖》、《不忘初心》、《告别军营》、《兰花花》、《大海啊故乡》
外国作品:《菩提树》、《在那遥远的地方(俄)》、《为艺术为爱情》、《月亮颂》、《在路旁》(巴西)、《圣母颂》、《梦幻曲》、《划船曲》、《森林水车》、《小夜曲》、《我亲爱的爸爸》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二学期
⊙视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
⊙歌唱技能
1.讲述声乐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上能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
2吐字清晰,在演唱中基本做到字正腔圆;
3.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要求女声达到十二度左右,男声十一度左右;
4.发生要求连贯、流畅、圆润,在歌唱中基本做到发声时声音具有连贯性。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雪花》、《黄鹤楼》、《黑龙江洁白的玫瑰花》、《黄水谣》、《思恋》、《那就是我》、《归来的星光》、《想象的时候》、《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小河淌水》、《梅花行》、《我像雪花天上来》、《此时此刻》、《曲蔓地》、《中国大舞台》、《爱在天堂》、《把爱带回家》、《在银杏树下》《一杯美酒》《打靶归来》、《我爱你中国》、《树梢上的芭蕾》
外国作品:《妈妈》(意)、《悲叹小夜曲》、《哈巴涅拉舞曲》、《星光灿烂》、《梭罗河》(印尼)、《你鼓励我》、《今夜无人入睡》、《重归苏莲托》、《哎哟,妈妈》、《西班牙女郎》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三学期
⊙视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
⊙歌唱技能
1.讲述声乐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上能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
2.吐字清晰,在演唱中基本做到字正腔圆;
3.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要求女声达到十二度左右,男声十一度左右;
4.发生要求连贯、流畅、圆润,在歌唱中基本做到发声时声音具有连贯性。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美丽的家园》、《啊,音乐人生》、《幽兰操》、《我住长江头》、《江海飞鸣》、《我的深情为你守候》、《一杯美酒》、《思乡曲》、《梧桐树》、《一支难忘的歌》、《多情的土地》、《大森林的早晨》、《多情的土地》、《西部让我走进你》、《北方的湖》、《当那一天来临》、《长城抒怀》、《祖国之恋》、《爱在中国》、《乌苏里船歌》、《永远跟您走》、《芦花》、《叫我如何不想他》、《梧桐树》
外国作品:《山楂树》、《索尔维格之歌》、《乘着歌声的翅膀》、《故乡的亲人》(美国)、《饮酒歌》、《妈妈》、《三套车》、《斯卡布罗集市》、《尼娜》、《妈妈》(意大利)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第四学期
⊙视唱练耳、乐理及音乐常识
结合歌曲视唱,结合歌曲讲解乐理,结合歌曲讲解音乐知识。
⊙歌唱技能
1.讲述声乐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上能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
2.吐字清晰,在演唱中基本做到字正腔圆;
3.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要求女声达到十二度左右,男声十一度左右;
4.发生要求连贯、流畅、圆润,在歌唱中基本做到发声时声音具有连贯性。
⊙演唱曲目
中国作品:《无言》、《我爱你,中国》、《故乡情思》、《想亲娘》、《沁园春》、《长沙》、《我像雪花天上来》、《蓝天里有一颗会唱歌的星》、、《大森林的早晨》、《长鼓敲起来》、《故乡是北京》、《感恩》、《真诚的美丽》、《我的深情为你守候》、《我的中华(京歌)》、《你是血脉我是血》、《再见大别山》、《三峡情》、《你从这里来》、《桃花红杏花白》、《那就是我》、《为你歌唱》、《老师我想你》
外国作品:《我亲爱的爸爸》、《主人,你听我说》、《我的太阳》、《饮酒歌》、《母亲教我的歌》(捷克)、《告别时刻》、《苏尔维格之歌》、《啊,我亲爱的爸爸》、《船歌》、《妈妈要我出嫁》(俄罗斯)、《五彩缤纷》(墨西哥)。
教学时数: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49.老年人基本乐理
一、课程概况
老年人基本乐理是讲授有关音乐实践和理论的最基本知识的课程,使老年人获得学习、掌握和理解音乐及其表现方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音乐工作所必需的概念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
二、目标与要求
1.总目标
培养老年人掌握从事一般音乐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乐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包括音高、音值、节奏,音程、和弦、调式等,并通过广泛地分析实例作品,加强对乐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以积累音乐经验,开拓艺术视野。
2.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老年人将能够:
(1)明确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及其各基本范畴,以及各个范畴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相应的乐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熟练掌握相关乐理知识的实践运用;
(3)在基本乐理各环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内部思维和外部交流中的相关音乐基本概念的能力;
(4)正确规范的完成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书写,键盘方面的作业;
(5)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完成科际联系学习模式在其他课程中所要求的综合内容;
三、学制与教材
(一)学制
本课程学制1年,共2学期。每学期16周,每周2课时,共64课时。
(二)教材:
1.《从零开始学习五线谱和乐理知识》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2.《视唱练耳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以基本乐理的学科体系作为课程进行步骤的依据,循序渐进地讲授音高、音值、节奏、音程、和弦、调式、记谱法等基本知识,并贯穿典型的实例分析,以加强老年人对基本乐理的感性认识。
第一学期
课程内容 |
学时 |
音的分组 |
4 |
谱表,谱号 |
2 |
音符的组成,休止符 |
2 |
拍号,小节 |
2 |
四分音符节奏 |
4 |
八分音符节奏 |
4 |
十六分音符节奏 |
6 |
试唱练习 |
8 |
合计 |
32 |
第二学期
课程内容 |
学时 |
前八后十六 |
2 |
前十六后八 |
2 |
两拍里的切分音 |
4 |
一拍里的切分音 |
4 |
三连音 |
4 |
八三拍的乐曲练习 |
4 |
八六拍的乐曲练习 |
4 |
升记号 |
2 |
降记号 |
2 |
G大调 |
4 |
合计 |
32 |
五、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实例分析、课堂答疑和课外练习相结合。
六、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集体学习为主,个别学习指导为辅。